日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國防報刊出“知識產權對外轉讓要繃緊國家安全弦”一文,建議中國需要擬定知識產權以保護近期的科技成果,此舉也引起了外媒的關注。
外媒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近期開始擔憂尖端科技領域會落入外國人的手中。在過去數十年來,中國在科學研究上取得突破性進展,但這些成果如果不進行保護,最終將可能落入外人之手,還威脅到國家安全。
中國需要保護高價值的自主發展等領域的超級計算機、無人機、挖泥船和火箭發射仿真技術。解放軍指出:“我們在保護技術上所付出的努力,必須與我們研究與發展的努力相當。”
中國解放軍看見中國在知識產權上與外國的差距將帶來風險,并且強調 “我們的知識產權保護上仍舊落后,我們必須快速跟上。”
外媒指出,盡管在知識產權上仍有爭議,中國努力發展該國的科技能力是無庸置疑的,中國在2016取得國際專利的領先地位,這了該年專利總數的38%。
此外,中國近年來取得進展的領域包括面部識別、高級機器學習、暗物質和量子物理學。據《環球時報》稱,中國近年來正加大力度,通過經濟上的刺激措施、提供良好的發展前景等方式吸引許多在美從事過國防科研的中國科學家歸國,并稱這種努力已經取得了不少回報。
其中一個例子是,有 “原子彈的發源地”之稱的“新墨西哥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其中許多科學家已經回到中國的大學和研究所任職,這些人還被稱為“洛斯阿拉莫斯具樂部”。這些科學家在中國有不同方面的突破,不僅為軍事防御,也帶來提高核電站效率等其他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