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通過給小鼠注射失活后的誘導多能性干細胞會引發強烈的抵抗乳腺癌、肺癌以及皮膚癌的免疫反應,這一處理還能夠阻止小鼠體內腫瘤的復發。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Cell Stem Cell》雜志上。
在這項研究中,75只小鼠接種了輻射滅活的誘導多能性干細胞疫苗(iPSC vaccine)。四周之內,70%的小鼠在接種了乳腺癌細胞之后發生了排斥反應。而剩下30%的小鼠體內腫瘤的體積也明顯縮小。相關現象同樣在肺癌以及皮膚癌中得到了驗證。

(圖片來源:Kooreman and Kim et al./Cell Stem Cell)
該研究的作者,來自斯坦福大學心血管研究所以及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所的Joseph C. Wu等人發現iPSC表面的大量抗原分子同樣存在于癌癥細胞表面。當小鼠接種iPSC之后,免疫系統會產生抵抗其表面分子抗原的免疫反應,但由于iPSC與癌細胞的相似性,小鼠同時會產生靶向癌細胞的免疫反應。
為了提高治療效果,抗癌疫苗需要引入多個抗原分子,使得激活后的T細胞或者抗體分子能夠識別以及結合癌細胞表面的抗原。但癌癥免疫療法的一個最大的挑戰在于同一時間內癌細胞表面的抗原分子呈遞并且被免疫系統識別的數量有限。因此,作者希望能夠利用基于iPSC的疫苗靶向治療癌癥。
“我們通過iPSC能夠向免疫系統呈遞大量的癌癥抗原,從而使得癌細胞的免疫逃逸現象得到控制”,作者們同時結合了iPSC疫苗以及補劑(細菌DNACpG),后者已經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未來,患者的皮膚或者血液細胞能夠通過iPS的技術誘導轉化為多能性干細胞,結合上述手段或許能夠成為傳統手術、放化療的補充治療方法。(生物谷Bioon.com)
資訊出處:Stem cell vaccine immunizes lab mice against multiple cancers
原始出處:Nigel G. Kooreman et al. Autologous ipsC-Based Vaccines Elicit Anti-tumor Responses In Vivo. Cell Stem Cell(2018) DOI: https://doi.org/10.1016/j.stem.2018.01.016
版權聲明: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未經本網站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如需獲取授權,請點擊
溫馨提示:87%用戶都在生物谷APP上閱讀,掃描立刻下載! 天天精彩!
在這項研究中,75只小鼠接種了輻射滅活的誘導多能性干細胞疫苗(iPSC vaccine)。四周之內,70%的小鼠在接種了乳腺癌細胞之后發生了排斥反應。而剩下30%的小鼠體內腫瘤的體積也明顯縮小。相關現象同樣在肺癌以及皮膚癌中得到了驗證。

(圖片來源:Kooreman and Kim et al./Cell Stem Cell)
該研究的作者,來自斯坦福大學心血管研究所以及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所的Joseph C. Wu等人發現iPSC表面的大量抗原分子同樣存在于癌癥細胞表面。當小鼠接種iPSC之后,免疫系統會產生抵抗其表面分子抗原的免疫反應,但由于iPSC與癌細胞的相似性,小鼠同時會產生靶向癌細胞的免疫反應。
為了提高治療效果,抗癌疫苗需要引入多個抗原分子,使得激活后的T細胞或者抗體分子能夠識別以及結合癌細胞表面的抗原。但癌癥免疫療法的一個最大的挑戰在于同一時間內癌細胞表面的抗原分子呈遞并且被免疫系統識別的數量有限。因此,作者希望能夠利用基于iPSC的疫苗靶向治療癌癥。
“我們通過iPSC能夠向免疫系統呈遞大量的癌癥抗原,從而使得癌細胞的免疫逃逸現象得到控制”,作者們同時結合了iPSC疫苗以及補劑(細菌DNACpG),后者已經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未來,患者的皮膚或者血液細胞能夠通過iPS的技術誘導轉化為多能性干細胞,結合上述手段或許能夠成為傳統手術、放化療的補充治療方法。(生物谷Bioon.com)
資訊出處:Stem cell vaccine immunizes lab mice against multiple cancers
原始出處:Nigel G. Kooreman et al. Autologous ipsC-Based Vaccines Elicit Anti-tumor Responses In Vivo. Cell Stem Cell(2018) DOI: https://doi.org/10.1016/j.stem.2018.01.016
版權聲明: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未經本網站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如需獲取授權,請點擊

